微信号:xxxxxxx
QQ号: x 
上世纪初,随着香烟这种舶来品大量涌入上海,商家为了促销,就在香烟盒里附上香烟牌子(卡片)。吸烟者积存了若干张后即可去换一盒烟或肥皂、毛巾、口红等,于是就出现了最早的集香烟牌子的人。
现今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“美丽”“大联珠”香烟在上海畅销的情景,而香烟牌子不仅记录着欧风美雨最早对上海的浸润,同时也反映着中西文化碰撞与对话的演变。那时,外国烟草公司或合资烟厂的香烟牌子上充斥着海外文化,许多是介绍世界各地地理、人文历史的图案,往往中英文对照,洋味十足。
还有介绍新文明的画面,如一包打上“Miss Butterfly字样的烟盒上,就印有电影明星胡蝶的小照。而更多的厂家则是体现出海派民间艺术风格,古色古香有之,西洋景、十洋景有之。如华成烟公司出过一套“五四”前后中国新女性图像,介绍了当时的服饰、发式;华东烟公司出过一套“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”,正面是古装人物图,反面是朱氏家训格言,如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”“自奉必须俭约”“宜未雨而绸缪”等等,宣讲的都是中国传统美徳和传统伦理观念。到后来,就印出了成套的《三国》《水浒》《西游记》《红楼梦》,乃至《西厢记》《白蛇传)《说岳》《说唐》等神态各异的人物图像,均为正面是图案,反面是文字解说,就像两面可互作参照来欣赏的小小连环画。小小香烟牌子竟也熔铸进古今中外,真可谓方寸之地显见大千世相,风花雪月留下了历史的定格。
上海烟草、公安成功破获全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件
回忆三十年前的“大重九”
上世纪初与读书有关的烟画:“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”“关公”“看图识字”
上世纪70年代的烟标:东海 玉猫 大铁桥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质量管理、产品供应和卷烟牌号
古琴烟画:古琴铮铮画中响
健身烟公司历史
“中华啤酒”貌似品牌香烟 上海工商介入调查
上海烟机公司:改革先行先试 探路转型升级
与鼠年有关的烟画